
【铭记历史?缅怀先烈·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】
1938年10月的武汉,日寇已兵临城下。
虽经浴血奋战,武汉失守几成定局。在这里坚持抗战一年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我党在汉创刊9个多月的新华日报,奉命转移重庆。
22日下午五时许,转移人员登上“新升隆”号轮船,向重庆方向溯江而上。这艘载重不到一千吨的江轮,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租来的。船上,挤满了“八办”和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,随船转移的,还有新华日报的大部分印刷设备。
按李克农同志“夜行晓宿,躲避敌机”的部署,“新升隆”次日清晨抵达嘉鱼县燕子窝(今属湖北省洪湖市燕窝镇燕子窝村)附近江面,停船隐蔽。
午后,突然,有6架敌机沿江飞来,对着“新升隆”开始俯冲投弹。
没有任何防护能力的“新升隆”,很快就燃起了大火。“八办”与新华日报社的同志们不顾自身安危,从轮船上向救生艇上转移设备。敌机不断俯冲扫射,一颗又一颗炸弹如雨落下。很快,甲板上血流成河,船体也开始出现倾斜。但是,勇士们仍不顾一切地把设备一点一点地往岸上转移……
屠杀进行了30多分钟。新华日报社潘美年、李密林、项泰、程德仁等16位文化战士殉国,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张海清、赵兴才、徐挺荣等8位战士血染长江,一同遇难的还有船员等数十人。
显然,日寇袭击“新升隆”,是蓄谋已久。他们早对我们党在武汉开展的抗战救亡宣传工作恨之入骨。
斯时,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,武汉成为抗战的中心之一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在武汉“掌理宣传事宜”。在他的领导下,郭沫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。第三厅附设4个抗敌宣传队、10个抗敌演剧队、1个孩子剧团、1个漫画宣传队、1个电影制片厂、5个电影放映队,堪称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斗堡垒。
第三厅荟聚了洪深、冼星海、张曙等一大批杰出文艺家。他们借助多种文艺形式,大力宣传抗日救国。
郭沫若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:“当时很多勇敢的新闻记者上前线,是三厅在签发通行证……我们陆续送出了九个抗敌演剧队、四个抗敌宣传队……让孩子剧团不断地在后方流动。”
报纸、戏剧、电影,都是宣传抗战的武器。第三厅第六处处长田汉在武汉街头指挥合唱团和各界群众齐声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: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把我们的血肉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……”长江江面上用船搭成了舞台,由田汉作词、第三厅第六处科员张曙作曲的《洪波曲》伴着涛声响彻晴空:“我们战黄河,我们战淮河,微山湖水今又生洪波……军民合作,官兵合作,全国成一个,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……”
这些活动,武汉出版的《新华日报》都作了详细报道。
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统区创办的第一张全国性日报。在这张报纸上,可以读到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董必武、吴玉章、邓颖超等人的文章,还可以看到范长江等记者采写的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访问记》《我八路军予敌重创?晋冀各役毙寇近千》等关于我党我军的时事新闻。
这张全力以赴鼓动民众、宣传抗战的报纸,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:“同八路军、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,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。”
对这支重要的文化抗战力量,日寇早就恨之入骨。日军围城的2个多月里,“八办”、新华日报社址、群众文艺活动场所,都曾多次受到日机轰炸。资料显示,“新升隆”出发前后,一直未能脱离日寇的监视。
“新升隆”罹遭凶险,烈士血洒长江,李克农忍住巨大的悲痛集合幸存者,尽最大努力做了善后工作。
2025-08-02,重庆五千余人齐聚“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追悼会”,沉痛哀悼英烈。
会堂挽联如林——
中共中央挽:“气壮山河”!毛泽东同志挽:“为国牺牲”!
周恩来、叶剑英同志也执笔写下:“江上焚舟,空负乘长风破巨浪之志;后方殉国,同于执干戈卫社稷而亡”!
日寇以为炸沉了“新升隆”,就能扼住中国人民抗日的呐喊。但是,他们错了。就在“新升隆”被炸沉的当日,李克农与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决定:继续向重庆转移,把新华日报办下去!也在同一天,周恩来指挥《新华日报》重庆版刊出。恰如邓颖超在《敬悼新升隆轮廿五位死难烈士》中所说:“摧毁了我们的城市和江轮,但再也摧毁不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一致!失去的是廿五位烈士,继续的有千百万的抗敌勇士!”
…………
风烟俱静,江天一色。这是87年后的一个夏日的午后,“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”采访组来到洪湖市燕子窝江畔。
因为上游修建了三峡大坝,站在长江大堤上,但见江水波纹不起,平静似练。水天之际,一艘江轮缓缓移动,轻轻勾出天与水的分界线。
大堤外,是一方又一方荷花塘。曲曲折折的莲叶一望无际,初绽的荷花,在重叠的翠绿间摇曳,格外娇娆。一只小船挤开荷叶、荷花悠悠驶来,船上是两个打扮时髦的姑娘,一个划桨,一个采摘半开的菡萏。
待我们定睛细看时,小船却驶进了荷花深处,只留下了一串袅袅的歌声:
四处野鸭和菱藕
秋收满畈稻谷香
人人都说天堂美
怎比我洪湖鱼米乡……
据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讲,“新升隆”还沉在江底。我们真希望它能早日出水,与我们一起见证今天这美好、幸福、安逸的生活!
(本报记者?王建宏?张锐?高昱远)